第734章 还来不及为洲际导弹感到惊讶,下一_走进不科学
笔趣阁 > 走进不科学 > 第734章 还来不及为洲际导弹感到惊讶,下一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34章 还来不及为洲际导弹感到惊讶,下一

  “.做一次长达上千公里的两弹结合试验。”

  唰——

  李觉话音刚落。

  原本因为涉及钓鱼岛而情绪激动的众多学者们,顿时齐齐一愣。

  有些人原本正在和边上的同事们做着交流呢,张开的嘴巴都生生僵在了空气中。

  整个偌大的会议室现场如同被人按下了小电影中的时停按钮似的,除了少数人之外,大多数参会者们都变成了雕塑。

  不过很快。

  轰——

  一阵让天花板都颤抖了一下的惊呼或者说质问声,便如同惊雷般轰然炸响:

  “厂长,你、说、什、么?”

  看着台下数十位一脸【你是否清醒】的专家,李觉却显得很淡定。

  只见他用手指扶了扶眼镜,接着双手一摊:

  “怎么,这个消息很奇怪吗?”

  “各位同志,所谓的两弹结合实验就是在导弹上安置核弹头——当然,这个过程不是字面上这么简单,但本质.或者说行为上就是这么回事儿。”

  “咱们眼下已经突破了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研究,CL20这种高效炸药也可以用在导弹的战斗部。”

  “同时当初诛仙项目中我们实践了制导模块和乘波体导弹.所以两弹结合试验的能力我们其实早就具备了,只是你们没想到这一层而已。”

  说罢。

  李觉还忍不住摇了摇头,仿佛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众多专家的锅,全然看不出当初听到这个消息时惊讶的磕到了脚趾小趾的失态。

  台下的专家们则被李觉的回答给唬住了,彼此面面相觑了起来。

  好像

  说的有点道理?

  早先提及过。

  真正概念上的【两弹】并不是氢弹和原子弹,而是核弹与导弹。

  因此所谓的两弹结合试验,便是将核弹与导弹互相结合,以具备核武器实战投送能力。

  毕竟眼下轰炸机直接投放氢弹的方式虽然可行,但随着各国军事水平的发展,这种方式终究是要改变的——至少不能这么单一。

  同时不同于核武器参数的机密,目前各国对于原子弹投送渠道已经有了一个比较规范的认知。

  也就是.所谓的海陆空三位一体。

  其中空指的就是战略轰炸机,海是核潜艇,最后的陆则是导弹。

  不过如今兔子们仿制自伊尔28的轰五基本型尚在各项实验过程中,核潜艇更是尚在理论设计阶段,所以从很早之前组织上便定了一个基调:

  优先发展装载核武器的中远程弹道导弹。

  如果说核武器是‘子弹’,那么导弹就是枪管。

  不过两弹结合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看起来这么简单,光是其中一个中远程弹道导弹就足以困扰很多人了。

  不过眼下随着李觉的提点,众人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。

  对哦

  如果说原子弹的研发可以精简为中子运输方程、中子源等七个步骤的话,中远程弹道导弹同样可以用四个概念来进行概括:

  核弹头、起爆药、导弹飞行轨道、制导方式。

  眼下核弹头早就没了问题,原子弹也好氢弹也罢,兔子们甚至可以很奢侈的进行二选一。

  至于起爆药.当初早在徐云和陆光达去罗布泊的时候基地就已经搞出了CL20的样品,这可是后世2023年都属于第一梯队的高爆炸药,放在这年代的战斗部里都有些超模了。

  第三的导弹飞行轨道属于核心中的核心,但问题兔子们的挂壁可不仅仅大于一个人——钱五师早在回国之前就设计出了乘波体结构

  这个结构在之前击落U2时的诛仙项目上就已经验证过一次了,虽然飞行空间.或者说距离有限,但结构本身的可靠性没有任何问题。

  在解决以上三者之后,中远程弹道导弹只剩下了最后一个环节,也就是

  制导方式。

  说来也巧。

  同样是当初的诛仙项目里,徐云拿出了无线电近炸引信

  虽然这玩意儿有些原始,但在钱五师设计出来的弹道自带的惯性制导协助下,这种方式多少也够用了。

  换而言之

  在大于今天拿出氢弹小型化设计之前,兔子们其实已经具备了研发‘枪管’的能力。

  想到这里。

  砰砰砰——

  不少专家们的小心脏又开始跳了起来。

  难怪

  难怪组织上会把陈怀瑾、沈忠芳等几位通天代调去陇右进行导弹研发,原来是为了这件事儿啊

  接着很快。

  一位坐在靠窗位置的中年男子举起了手:

  “厂长,我有一个问题。”

  李觉见状很是客气的与他一点头:

  “有功同志,请说。”

  这位中年男子叫做王有功,容貌和身材都很平凡,不过特殊的地方在于他的左眼带着个类似海盗似的黑色眼罩——王有功目前负责的是流体实验,他的眼睛就是在一次实验事故中失明的。

  如果说基地里有谁的名字和贡献最契合,那么王有功显然是其中之一。

  随后王有功从位置上站起身,对李觉问道:

  “厂长,如果我们要做两弹结合实验的话,那么战斗部的核弹头数量几个?当量多少?”

  李觉先是看了眼台下的钱五师,又把目光投向了王有功:

  “核弹头数量只有一个,当量大概17万吨上下。”

  “17万吨”

  王有功在心中飞快的盘算了一下数字,方才缓缓点了点头:

  “这倒还算合理。”

  大于之前拿出的小型化氢弹当量是439.6万吨,体积大概是3.7X1.5的椭圆形,在保证零部件结构的情况下将当量缩减到17万吨,氢弹的体积差不多也能精简到导弹的战斗部内。

  接着王有功想了想,继续问道:

  “那么厂长,这次两弹结合实验的目标射程是多远?”

  “如果我没记错的话.您刚才说的是上千公里级别?”

  李觉爽快的点了点头,继续在刚才画出无名岛屿的地图上选了个更远的位置:

  “根据钱五师同志他们的推算以及组织上的反复讨论,最终决定我们这次两弹实验的射程是.”

  说道这里,李觉顿了几秒钟,嘴里吐出了一个数字:

  “7777公里,地点位于南太平洋。”

  唰——

  随着这个数字的出口,现场再次迎来了一阵寂静。

  坐在李觉不远处的徐云同样下意识握紧了面前的钢笔,内心有浪潮在汹涌澎湃。

  尽管他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数字了,但此时依旧无法保持平静。

  要知道。

  军事领域对于导弹的射程是有很严格的划分的。

  按照一般的定义。

  地对地导弹按照射程的远近分为短程、中程、远程以及洲际。

  短程的射程在1000公里以下,中程射程1000~3000千米,远程3000~8000千米,洲际则在8000千米以上。

  而眼下兔子们实践的7777公里已经无限接近于洲际导弹的范畴了。

  没错。

  兔子们是故意的——故意不突破8000公里。

  一来是因为虽然有着诸多外挂级别的辅助,兔子们在两弹结合这块取得了比原本历史中更加惊人的成果,但这个上限距离能够打到海对面本土依旧有些距离。

  根据钱五师他们的计算。

  如果兔子们全力研发,导弹的射程大概可以拓展到10300公里左右,然后就到顶了。

  这个距离看起来很远,但依旧碰不到海对面本土。

  既然理论上打不到海对面本土,那么追求极限就没有意义了。

  更别说这个发射距离属于一个极大值,对于没有任何前置试射经验的兔子们来说其实存在一定风险。

  万一发射过程出现什么意外,那就属于给三弹齐爆添堵了。

  与其如此,还不如求个稳

  第二个故意的原因则是兔子们的一贯做法,就和后世兔子们坚称自己还是发展中国家一样,钱五师他们卡着远程和洲际的这条线,对外的说法就能是“我们只掌握了远程导弹的技术”。

  尽管这种说法谁信谁傻哔,但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起到神秘学的效果。

  同时即便‘只’是7777公里,相较兔子们原本的历史轨迹也依旧进步了一大截。

  按照原本轨迹。

  兔子们将在四年后第一次完成两弹结合实验,射程是894千米。

  接着在十五年后完成了第一次中程导弹实验,射程3500公里。

  再然后便是十八年后的第一次洲际导弹实验,射程8000公里。

  如今钱五师他们堪称一步到位,这还要啥射程一两万的自行车啊?

  当然了。

  这事儿理论上看起来很简单,但操作过程的难度其实非常复杂。

  “.”

  随后王有功又与身边的两位同事低声交流了几句,他们原本都是航空端流体相关的研发人员,对于导弹其实并不算陌生:

  “厂长,咱们现在已经快要到二月份了,如今还有八个月的时间,导弹研发能赶得上趟吗?”

  “还有就是经费的问题,如果是接近8000公里射程的导弹,研发经费恐怕不下一个亿,咱们国家现在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?”

  王有功的语气带着些许质问,这并不是对李觉或者钱五师不爽,而是因为这个项目实在太过重大,不把问题捋清楚他们肯定不会同意。

  台上的李觉显然也很清楚这点,只见他轻轻点了点头:

  “时间上很艰巨,不过钱五师同志他们表示有信心能够完成。”

  “毕竟还是那句话,最核心的环节我们都已经掌握甚至实践了,剩下的主要是一些节点上的攻关。”

  李觉话刚说完,钱五师也主动举起手,看向了王有功:

  “有功同志,厂长说的没错,我们导弹基地已经在组织面前立下了军令状,保证按时能够完成这枚洲咳咳,远程导弹的研发。”

  “另外可以和你透露一件事,其实我们的东风二号导弹已经在年前进行了四轮试射,除了第一次因为液氧箱强度不够无法启动之外,剩下三次试射都已经顺利成功了。。”

  “这枚导弹的设计射程是1300公里,目前我们已经优化出了几个迭代方案,将验收推力提高到了107吨,发动机比冲达到了244.2秒.”

  “某种意义上来说,我们现在其实就具备了3000公里级别的中程地地战略导弹研发能力。”

  “如今咱们的时间还有八个月,如果按照每月一到两次实验的频率,我有信心在七月份之前完成任务。”

  东风二号。

  这也是共和国历史上具备特殊地位的导弹之一,是东风-1弹道导弹的加强版,发动机推力定为40.5吨。

  这枚导弹在原本历史中将在一个月后试爆,但因为结构问题发生了发动机起火,最终遗憾失败。

  但在如今这个时空,这个时间却被提前了——因为徐云的出现。

  别忘了。

  徐云上辈子工作的单位可是成飞来着,虽然没接触过歼10、歼20,但东风二号这种早期导弹还真上过手——这真不是夸张,后世甚至某些公园或者展会里都还有歼教6的实机模型呢

  这类射程近精度不高的设备,在后世真属于过于落后可以展示的情况。

  所以徐云不但见过东风二号的发动机,还知道问题出在哪里,甚至知道该怎么进行优化——因为四年后钱五师他们自己就搞出了一个优化方案,这个优化方案的参数还进了研究手册呢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。

  东风二号顺利在去年十二月的时候完成了首次实验,只不过没有搭载核弹头而已。

  加之这个时空出现了要到五十年后才会首次公开的乘波体实弹,钱五师的底气也跟着足了起来。

  “至于研究经费嘛”

  李觉朝王有功笑了笑,脸上的表情有点微妙,说道:

  “有功同志,你还记得咱们授权给屈润普先生的那个蓝色小药丸吗?”

  “当初我们将万艾可未来十年的代理权交给了屈润普,以此换回了杨振宁等同志的回国,这件事有功同志你应该有印象吧?”

  王有功点了点头。

  随后李觉顿了顿,继续说道:

  “不过当时这份代理权不是白送给屈润普的,咱们依旧有20%的分红,就在不久前,第一季度的分红已经如数到账了。”

  “金额是六百三十万美刀——这还只是三个月的销售额而已。”

  “组织上已经同意了,今后有关万艾可的分红外汇都将投入到远程导弹的研发实验中去,直到实验结束。”

  “换而言之,咱们这次的两弹结合实验,背后可是有屈润普先生强大的祖国在支持呢.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ge54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quge54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